陪你作領導力刻意練習

校園宣教新異象:福音-校園-生態(三)

生態篇:如何促成校園宣教生態的整體繁榮

前面的兩篇文章,我們分享了校園宣教新異象的前兩個部分:

  • 福音篇:從中觀、微觀、宏觀的角度,以福音本身為根基,幫助青年學生打下終身生活和侍奉的地基;
  • 校園篇:從福音本身出發,重新定義校園事工和校園事工的關係;

這裡是最後一篇:生態,這樣,如果把這三部分連結起來,就是我們提出的校園宣教新異象:

一個以福音為中心、協同、繁榮的校園宣教生態

我們分享了什麼是以福音為中心,我們重新定義了校園事工,本文將試圖來回答以下的問題:

為什麼叫校園宣教生態?什麼是校園宣教生態?怎麼才能促進整個校園宣教生態的繁榮?

先來解釋一下,我們為什麼不用運動(movement)這個詞,而是刻意地選擇使用了一個新的表達:生態(ecosystem)。

運動往往是指一群人一個特定的時間內,達到一個共享的既定目標。這樣,對運動來說,達成目標是核心,目標高於一切(包括方法方式和參與者),而且往往是中短期的,常常帶有政治色彩,無論是在美國(blue wave movement),或是在中文語境中(如整風運動等大大小小的眾多運動)。(根據牛津詞典,movement的定義是,a group of people working together to advance their shared political,social or artistic ideas。)

生態或生態系統則是強調一個互動的有機共同體。生態當然會有一個共享的目標,但生態作為有機體,更多是看重的是整個系統,既包括了目標,也包括生態中的實體,以及實體之間的種種連結和互動。生態系統的建立和發展,需要很長的時間和耐心來培育,是中長期的。如果說運動最大的需要是推手和目標管理者,而生態需要的是,多種多樣的角色,通過創造價值和分享價值,發揮不同的、獨特的功能,有機地連結在一起,從而帶來生氣勃勃的景象。

這樣看來,什麼是校園宣教生態呢?

所謂的校園宣教生態,就是由不同類型的團契、教會、機構和個體參與者所連結而成的宣教使命共同體,個體參與者包括了青年牧者、校園牧者、團契輔導、學生基督徒、非學生基督徒,以及對校園宣教有負擔、直接或間接支持的眾聖徒。這些成員之間,通過一系列有意義的網絡連結、碰撞互動和活動,形成了一個彼此依賴、彼此促進、相互成全、相互激發的協同系統。當然,與自然界生態系統的食物鏈不同的是,各個層級的實體之間,不是吃與被吃的、轄制與被轄制、或敵人與朋友的關係,而是一種基於相同異象的、每個部分都有清晰定位、並盡情發揮自身功能的共生關係。

所以,從系統的角度,一個完整的校園宣教生態,必須具備以下三大要素:

  • 實體:校園宣教中,有哪些參與者和支持者,如何進行層級的分類;
  • 連結:實體之間是怎麼連結的,彼此之間的信息、能量、價值是怎麼有效交換的;
  • 目標:每個實體,實體之間的連結,共同的方向和目標是什麼。

如果要促進整個生態的繁榮,就需要多管齊下,動員和激發一切對校園宣教有負擔的教會肢體,設計匹配的、從點、線、面到體的連結活動,在各個層面促進共享異象的溝通和實踐。

我們試圖把異象、生態要素、理念和流程,全部放在下圖中,然後一一來展開解釋:

生態系統要素1:參與和支持的實體

誰在校園宣教的生態圈裡?

我們可以舉出這些與校園宣教相關的實體:不同模式的、具體的校園團契,以校園為核心工場的教會,支持校園宣教士的教會,有校園事工的教會,校園宣教差派機構,出版機構,主管校園團契的牧者,團契輔導,校園全職宣教士,大學老師,大學工作人士,後勤同工等等,當然也包括慕道友,以及所有的學生群體。

實際上,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的生態位,從個體的角度,做一個分類:

  • 一線參與者:校園傳道人,團契輔導,校園全職宣教士,學生基督徒,當然也包括了非學生基督徒;
  • 重要支持者:大學老師,大學工作人士,後勤同工;校園事工代禱者,校園事工奉獻者;以及學生家長。

從組織的角度,也可使用相同的分類:

  • 一線參與者:眾多校園團契,校園宣教導向的教會,有校園事工的教會,有學生參與的教會,支持校園宣教士的教會;校園宣教士差派機構;
  • 重要支持者:區域性的營會;校園宣教士差派機構;對校園事工有實際參與的門訓機構,媒體機構,面向知識分子的出版機構等;

當然,不同的個體和組織,極有可能又是參與者,又是支持者。

如果把一線的個體參與者,再進行細緻的劃分,又可以細化為三層(如圖):

  • 非學生基督徒:包括慕道友,學生基督徒的朋友圈,以及所有的不同專業、不同年級的學生;這是校園團契和學生基督徒需要作見證的群體;
  • 學生基督徒:包括了基督徒家庭長大的基督徒,和後來信主的基督徒;初信者,學生同工,和參與教導的學生領袖;
  • 校園福音工人:全職校園傳道人,全職校園宣教士,團契輔導,主管或參與校園事工的教會牧者。

(在美國南加,我們基甸300的委員會成員,就是根據這三層的劃分,發展出了一個極具操作性、可行性和富有成效的進路:三層策略。即針對每一層設計一個關鍵活動-校園同工退修會、青年事工領袖營、迎新研討會,從而做成了一個彼此聯繫的小型校園宣教生態。)

當然,這個分類只是從校園事工本身的角度來考慮的,但如果跳出校園事工本身,把間接的參與者考慮在內,可以做如此分類:前校園事工、校園事工、後校園事工。

在這些事工中,每一個環節或階段,又會有更多有彼此聯繫的個人和組織實體參與在其中,三個子系統,形成一個更大的生態系統,而且彼此之間有密不可分的聯繫。

所以,從多樣的實體來看,校園宣教生態並不是簡單的線性關係,而是一個複雜的、交互的、動態的系統。如果要達成全面性的協同,促進整體的繁榮,第一步就是要搞清楚,生態中有什麼樣的不同實體,以及他們各自的生態位在哪裡,給整個生態作出什麼樣的貢獻。

生態要素2:一個共享的異象(Shared Vision)

就如一塊塊磚頭堆在一起,如果沒有設計的藍圖,不會成為一個教堂;就如一個個基督徒聚在一起,如果沒有以基督為頭、基督設立的職分和一致、清晰的異象,各個肢體之間就無法連結成為一個真正的身體,即教會(《以弗所書》4:11-16)。

同樣,在校園宣教中,各個作為個人或組織的實體存在,並不會自動形成一個協同的、繁榮的生態,除非有一個好的異象,來聚合眾聖徒,一起來解決挑戰性難題,打開自己工場和整體的新局面。

一個好的異象有什麼特徵,根據BCL訓練工具(可回顧“每年做50次領導力刻意練習”),我們梳理出一個好異象必須具備的5大特質:

  • 基於聖經和福音:異象必定是基於一群被恩典的福音所激勵的人,在禱告尋求中對福音的感恩回應。異象必定為聖經所界定和規範,更因福音而充滿動力和活力地積極地實踐基督所託付的大使命。
  • 具有挑戰性:異象解決的,不是有固定套路、可直接預測果效的技術性問題,而是面對不確定性、複雜因果、多向互動的挑戰性難題。異象意味着,我們對現狀的神聖不滿足,我們走出舒適區,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資源,依靠眾聖徒一切可以發揮的恩賜,來達成一個靠個人絕對無法達成的異象;
  • 具有處境性:“我在哪裡?”是領受一個好異象必不可少的問題,異象必須處境化地反應:特殊的時間,特定的地點和環境和特定的社區和人群。
  • 具有參與性:雖然我們不能期待所有人都從心底認同buyin異象,但我們接着異象的傳遞,可以至少讓最廣泛的人接受異象,並且有實際的、具體到個人的參與方式;
  • 具有實踐性:好的異象可以分解為階段性的執行計劃,並且可以落地付諸實踐,同時有一些可衡量或不可衡量的關鍵指標,來跟蹤進度和建立反饋系統。

在北美有將近50萬的留學生,卻只有不到300個的校園團契,實際上,校園宣教僅僅是在起步階段。更具挑戰性的是,現在的校園事工, 因着規模的巨大,年齡層的多樣化,校園同工的匱乏,導致了校園事工面對不連續性的危機。

我們盼望,藉著異象的分享,可以來聚合眾牧者和眾同工,一起來解決校園宣教的挑戰性難題,並共同開創一個新的局面:

一個以福音為中心、協同、繁榮的校園宣教生態!

實際上,這個校園宣教新異象的原型,是從南加州的基甸300展出來的。基甸300是南加眾團契和教會發起的,而海外校園在其中一直扮演着底層支持的角色,現在南加已經形成了一個校園宣教生態,並且初顯繁榮的跡象。

基甸300的異象是:動員、激發和裝備學生基督徒以及對校園宣教有負擔的社青和同工,幫助既有的團契在質和量增長,並催生新的校園事工!

從2015年開始到現在,因着這個異象,聚合的教會和/或校園團契已經有40幾個,以及幾乎所有的年青傳道人,大家一起來探索和解決一個挑戰性難題,就是如何更好地服侍南加兩萬多的中國留學生。經過多年的預備,現在已經催化出了兩個團契,並且有更多的團契在孵化階段。

基甸300是我們一個研究和探索的實體校園宣教生態,盼望這樣有機發展的生態,可以照樣在其他區域也處境化地興起和有機地發展。

生態要素3:實體之間的有效連結

接下來的問題,因着一個共享的異象,我們可以有什麼樣的、從點、線、面到體的活動設計,把大家連結在一起,產生積極的互動、切磋和碰撞,繼而產生強大的網絡效應,促進異象的落實和實現。

實體之間的有效連結,第一步就是徹底地搞清楚,生態的各個實體和相似實體群,以及各個實體和相似實體群在整個生態中的位置和獨特關鍵功能;第二是,根據不同的需要、挑戰,匹配地設計相對應的活動;第三是,持續做,耐心做,紮實做,直到美好自然呈現,因為和教育行業一樣,校園事工是一個慢事工,生態的建立和發展更是慢事工,可見的果效只有在中長期、積累到一個程度才能湧現出來。

現階段,我們的核心專註在一線的個體參與者,為了達成個體之間的有效連結,這是現階段已經成形和進行的立體活動:

海外校園實際上並沒有任何的第一線實體校園事工,現在沒有,今後也會刻意限制自己不碰這一塊,因為我們的核心任務是,陪伴教會和校園福音工人來有效地進行校園宣教。

2017-2018年,我們連結了480多位校園同工,進行了一系列結合線上線下的訓練活動,大大促進了校園同工之間的連結,並且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校園事工的發展。

海外校園校園事工在整個生態中的定位和特點是:聚合一切在校園事工上有專長的牧者和同工,建立一個賦能的、協同的、強度連結的平台,服侍所有的教會和校園團契,催化區域性的校園宣教生態,並深入培育新一代的校園福音工人。

在校園事工上,我們在規劃和開會溝通時,常常問的問題是:

  • 我們是誰?(福音、核心價值)
  • 我們在哪裡?我們為什麼會在這裡?(處境化的異象)
  • 我們的呼召是什麼?我們為什麼一定要做校園事工?(作為教會生命體的定位)
  • 我們為了要做什麼,必須要放棄什麼?(策略性計劃)

現在,我們基本上已經在這些“務虛”的問題上達成共識,務實的方面,我們將在接下來的10年,全面、系統地對現有校園事工體系進行深化,其中最重要的一個重要計劃是,我們將在2019年全面啟動一個全新的、往深走的項目:

北美提摩太班(Timothy Class)

提摩太班的名字源於2000年海外校園創始人蘇文峰牧師在亞洲開始的提摩太班,現在已經交棒給本地同工,而且遍地開花,但現在反觀北美,這麼大的需要,卻沒有一個類似系統深入的培育項目,所以,我們提出這個項目,並且結合北美的實際情況,進行全面的處境化設計。

我們的目標是,用10年的時間,也是到2030年,整合建造教會領袖事工和校園事工的理念和資源,為教會系統地培育80位既可牧養和帶領教會、又可發展青年學生事工的複合型傳道人。

關於提摩太班的預備、設計理念、核心學習領域和招收計劃,將在明年做專門的分享,這是提前的劇透。

一個生態系統的建立、發展和繁榮,需要不斷地拓展對生態的認知和不同要素的微妙聯繫,雖是一個長期的、默默的、不斷投入的過程,卻必將在未來看到碩果累累的景象,回頭看,一切都是值得的。

生態系統的建造實踐

從實踐的角度上講,要促成一個繁榮的、生生不息的校園宣教生態,必須有刻意推進以下的幾個方面:

(1)刻意欣賞和促進系統成員的多樣性。

校園團契有許多不同的模式,每種模式各有不同的最佳適合場景、不同的特點(特點的意思是,優點和缺點的界定,是看具體的情況)。一個模式的優點到某一個場景就變成缺點,反之亦然,每一種模式都有成功的例子,以及需要防範的缺陷。實際上,並沒有統一的模式是標準的模式,每一種模式都有值得欣賞和肯定之處。

生態的多樣性,意味着生態在與不確定環境的交互中,具有緩衝的作用,並促進穩定性;其次,多樣性,可以促進不同模式同工之間的成全,幫助彼此看見彼此的不同位置,以及發現侍奉的盲點,發揮各自模式的優勢,避免可能會出現的缺陷。

(2)校園宣教中的關鍵成員,在成全其他團契的上面,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。

在區域性或國家的系統中,校園團契按照具體的境況,可以分為:成熟自立的,健康發展中的,摸索發展中的,剛開拓興起的,走下坡路的,勉強維持的,即將消亡的。

關鍵成員是成熟自立和健康發展中的團契,在整個生態中,這些團契當通過一定的平台和連結,來成全其他興起和發展中的團契,促進一個區域性的整體生態構建。

(3)校園宣教生態的動能,不是來自一個控制的中心,而是系統內部的各個實體和各個子系統的相互作用。

每個的校園團契和參與校園宣教的教會是生態的基本實體和力量,是自主的、自動的、自發的。當然,彼此卻不是孤立的,因着福音和共同的異象而進行積極、主動的協同,創造一個更好、全新的局面。

在動能方面,一個校園宣教生態相當於是動車。整列火車的動能來源,全部在於車頭。火車整列的動力都是來自於車頭的,一個集中的、控制的中心。但動車組就不一樣了,每節車廂都有自己的動力。也就是說,不管是10節車廂還是100節車廂,連在一起都能保持單節車廂的速度。而火車呢,一個火車頭如果帶10節車廂,增加到100節車廂,速度是小小下降的。

一個繁榮的校園宣教生態,在於成全一個團契成為一節節動車車廂,讓每個團契都自帶動力,在各自的工場有效服侍,為同一個福音效力,一起促進生態的繁榮。

(4)建立一個賦能的平台,相當於是土壤。

校園宣教生態,並不需要一個控制中心,而是一個個團契和教會的自發聯合。

校園宣教生態,需要的是一個賦能平台(或稱優良的土壤),用於研發和提供匹配的校園事奉資源,向眾教會和領袖分享校園宣教的異象,舉辦針對不同對象的系列活動,促進福音神學的探討、思想的碰撞、最佳實踐的共享,從而建立強而堅韌的連結。

(5)催化拓殖新的校園團契

生生不息的校園宣教生態,需要有新生的力量,特別是用新的思維、面向新的群體,直面新環境的挑戰,從而帶動其他團契和整個系統的更新變化和迭代升級。

結論:

現在,從北美(乃至其他國家地區)整個教會生態來說,一個刻不容緩要去解決的問題是,教會不斷老化、難以傳承。如果現在不行動,不破局,後果將不堪設想。

一個以福音為中心的、協同的、繁榮的校園宣教生態,一個體制型教會(church institutional)和教會生命體(church organic)刻意協同發展的未來領袖培育管道(pipeline),將自然而然地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。因為今天刻意養育的、以福音為中心、對福音有熱忱的青年牧者和青年基督徒,必會成為未來更新教會的有生傳承力量。

我們的盼望是,藉著校園宣教生態的建立,以及啟動北美提摩太班作為破局點,開始推動複合型傳道人的增長飛輪(如圖),從根本上解決校園宣教難和教會領袖傳承的雙重難題,為整個校園宣教生態、乃至北美教會生態的更新和繁榮貢獻一批新生的力量。

願上帝在這個時代,帶領我們參與和支持一個共享的異象,同時,觀看上帝要怎樣使用這一代青年學生。

討論和實踐:

  1. 運動,或生態,你更傾向用哪個詞?為什麼?或者你有更好的用詞?
  2. 校園宣教生態的參與者和支持者,你還能想到更多、更全嗎?
  3. 你看到校園團契有哪些不同的模式,你看到或參與的,是什麼模式,特點是什麼?你怎麼可以從生態的全局角度,不是否定其他模式而來肯定自身模式,而是刻意地欣賞和學習?
  4. 你認為海外校園在整個生態中應該發揮的功能是什麼?
  5. 培育複合型年青傳道人,有什麼重要性和意義,可以解決什麼樣的問題?
  6. 如何刻意地來推動整個生態的繁榮,你還有什麼其他的建議嗎?
  7. 最後,你在整個生態中,你的位置是什麼?你可以怎麼參與,你可以貢獻什麼?

這裡是年度異象分享會主題:福音-校園-生態。

第一篇:福音篇

第二篇:校園篇

第三篇:生態篇

我們在校園的福音異象是:一個以福音為中心、協同的、繁榮的校園宣教生態。

成為校園宣教夥伴

在此,私下邀請你在禱告上參與,如你認同校園宣教新異象,也特別鼓勵你成為:

校園宣教夥伴

期待觀看上帝在這個時代,在新一代學生上的工作!也期待與我們一起在禱告,並一起促進新一代的教會牧者和信徒領袖興起!

點贊

Leave a Reply